语言文化的互动与融通——如何使用这本汉英对照教材
(HOW TO USE THIS PARALLEL TEXT TO TEACH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书来自教学实践,其中大部分内容我曾用做高年级中文课的主教材。有些内容我也在用英文讲授的《当代中国》课中使用过。选修《当代中国》的很多学生是因为学中文而对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兴趣,因此本卷中的双语文本也成为这门课一箭双雕、不可或缺的教材之一。近几年来,这些文本也已成为水平日渐提高的学生选修翻译课时,在比较与反思中学习语言和文化得心应手的材料。虽然用法各异,但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将这些文本用作方便有效的自学工具。
本文主要从教学目标、对象、方式、进度和评估等方面介绍一下这本教材在高年级中文课上的使用。在进入细节之前,请允许我先对绪论中介绍过的教材构架再做一详尽说明。为了您的使用方便,也请允许我对主题短文,以及其它学习辅助工具的选择和功能,再做些进一步解释。
全书共分九章。每一章主要包括两个内容:章节主题短文和三到四篇汉英对照的小小说文本。每篇小说后附有三项辅助阅读工具:生词用法表,参考讨论题和作者简介。
每章开头的主题短文介绍涵盖该章所有故事的主题,而该主题的特殊文化含义和多元复杂性则由故事的中文原文和英文翻译文本体现。短文也采用汉英对照形式,以对跨语言、文化阅读有所帮助和指引。小小说原文及其英文翻译是这本教材语言文化学习和同步互动演练的主阵地。生词用法着重于发音有难度,中英文难以直接对应的生词和用法,多义字词在文本语境中的特定用法,以及成语、俗语、方言和特殊用语等。每个故事后的七个参考讨论题大都基于以往学生的学习难点而提出。这些问题试图将学生阅读注意力导往文本本身和关键细节,并以不同形式呼应章节主题,诱发其对中国的传统、观念、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深度思考。
作者简介部分的加入是采纳了审稿人的建议。教学实践已证明,它们对理解小说原文有巨大帮助。这些简介的珍贵之处还在于,本卷所选作者,除史铁生、王奎山已过世以外,仍都活跃于当代中国的各行各业。这些简介的写作,基于本人对作者的采访和平日与他们的交流。他们的成长道路、本职工作和创作经历等也都是了解当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独特窗口。
将阅读和学习用主题“框架”起来的理由有三:第一,追求理想的开放式阅读的有效方式之一,可能需要对不同文化理念、价值体系、思维框架等有见闻、有认知、有感受、有理解。在去年的一节课上,有位同学这样对我说,“我学中文这么久,还在中国住了一年,今天在这里第一次听说‘礼’。”另一位学生则说,“我听说过‘阴阳’,可是不知道到它在中国文化里的意思。”他们的话更坚定了我要为弥补当今文化教育之欠缺尽微薄之力的决心。
第二个理由听起来有点儿“悖论”:完全摆脱“束缚”自己的框架是不可能的,也没必要;多与其它的认知、价值体系接触交流才有可能做到身处“架”中而不被“框”住。也就是说,能“框”住一个人的大概会是那个他所不愿走出的、自己的生活和认知之“架”。当然,很少有人会承认这一点;然而,想挣脱束缚的愿望并不等于对束缚的自然摆脱,积极主动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我在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很多学生们已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的真诚令人感动:“我是西方人,我所想的跟别的地方的人所想的不一样。我想知道别的地方的人都是怎么想问题的。”当我拿着“主题框架”这个想法征求他们的意见时,有一个回答是这样的:“我现在的水平是,我对中国文化天真无知。我需要有一个参照系帮助我理解。”
第三个理由则更实际些。对于像我一样半生在中国文化中浸泡濡染的那些任课老师来说,这些短文或可帮助他们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使之与故事反映的内容以及篇章的主题融合起来,备课时事半功倍。主题框架的存在对于学生掌握内容和形式也皆有帮助。一位学生曾说,“我觉得批判性思考应该发生在看懂、理解之后。主题短文前置的结构帮助了我对原文的基本理解。”另一位则认为,主题短文可以一石二鸟:“如果没有主题短文,一个没有生词的故事,我读完了可能还是不知道它的意思。有了主题短文,我还有陌生词汇的时候就差不多已经知道故事的意思。之后再学生词时则能记住。”希望学生们的这些话能够增强老师对这些短文教学合理性的认可。
下面再对什么样的字词和表达能进入生词用法表做些说明。先以“瓢”字为例。“瓢”字入选有两个原因:一是其发音对学生有挑战,拿不准是从“票”部还是从“瓜”部入手;二是即便提供了英文翻译(“dipper”),学生仍有可能不了解其确切意思。所以生词用法表中将其选入,并用“爷爷把葫芦切开做了两个瓢”的例句解决学生的疑惑。再比如“撑”字,它在若干个故事中出现,意思都不同。因为对词义多元和细微差别的掌握是这个阶段学习的重点,所以“撑”字多次入选于几个不同的生词用法表,以便学生掌握它在“多撑几天”,“快撑破了”和“撑个帐篷”等不同情形中的使用。有些常用的、学生已经认识了的字词,生词表也选了,原因是它们在相关小小说作品中的意思很特别。比如,“怨”的入选是因为它在上下文中被译成了特定的“fret”;“乖乖,2400元哩!”中的“乖乖”,在课文的英文翻译中是通过““whopping”一词体现的。生词表中对“怨”和“乖乖”在文中的特定用法都做了交代。
生词用法表中最后一栏是例句,它们均由短小简易的日常语言构成,其功能是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该字、词在小小说中的用法。比如,“这药吃得我昏天黑地”一句旨在帮助学生明白“昏天黑地”在那篇课文中的特定意思。大多数学生喜爱这种例句不配英文翻译的安排方式,他们希望自己有机会用中文学中文。此外,书中把“一脸……气“一类的表达称作用法,生词用法表中有简单的解释和例句。因为这本书中很少有学生完全没有接触过的语法点,加上对照阅读也能帮助学生记起和重温学过的知识,本教材就舍去了对语法用法的阐释。学生们也说不需要,这已不是他们学习和关注的重点。语言方面的大部分问题学生们都能自己解决;还有个别疑难点的话,课上问一下,讨论讨论也就解决了。一般来说,在使用此课本一个月之后,很多学生不用课本之外的任何参考资源即可自行解决有关字词的问题。
教学目标:
在爱荷华州立大学,高年级语言教学使用这些文本的整体目标是学生在语言文化学习的互动与融通中全面成长。近几年教学较为注重的几个具体方面则是词汇量的扩大和掌握,原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口头成段表达能力的加强,以及对中国文化基本理念/概念的认知和开放性思考等。自然,教学目标设置应基于本校的特点有所侧重,也应根据当期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所调整。
教材的构架服务于教学目的。每章的主题短文旨在提供语言学习必不可少的相关的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在阅读之前对所读内容的文明、文化大背景有所了解,从而尽可能使阅读活动在原文语境中展开,从而在相关的上下文中准确地学习语言、掌握用法;同时对文化内容做有针对性的理解和有实际意义的思考。
汉英对照的主课文部分则通过两种语言的互助互补,帮助学生走心走情地进入活的语言文化的学习。学习过程中,艺术的愉悦和震撼带动语言能力的演练和提高;同时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也引发对不同文化的自觉反思、分析、对比和探讨。这些双语文本既是学生温故知新、巩固拓展的主阵地,也是学生不断提高学习动力和自学信心的加油站。总之,这些小小说的中英文双语表达以其独特的方式和途径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化不可分割的认知,以及驾驭中国语言和文化的能力。
生词用法表、参考讨论题和作者简介这三个辅助工具也忠实地服务于语言文化学习相辅相成、齐头并进的目的。这里主要关注后两者的设计目的。七个参考讨论题给学生提供一个契机,使其练习使用由三五句组成的小段话来表达一个思想或是回答一个问题。除了双语课文本身,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还可以从作者简介中受到启发、找到参考。这是因为简介的撰写特地用心纳入了与故事相关的内容,努力呈现了每位作者的与众不同之处,以帮助学生理解原文。作者简介没有中文版,也是希望给学生提供一个创造性地使用中文的机会。当他们参考这里的内容回答问题时,他们就有了一个机会将自己的想法和体会转换成中文,并将其融入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和回答。
教学对象:
本书已在绪论中对各类可能的教学对象做过说明,这里只对主体对象,即学中文的高年级同学,再做些具体说明。
中文高年级这一群体人员构成复杂,水平参差,但注册上课的学生也应该都已经学过了一般的语音(拼音)、语法和用法知识,认识(不一定会写)最基本的1400-1800个汉字。当然,认识后又遗忘的情况时常发生,尤其是在那些想认真学,工作也需要他们学,而又最没有时间学的成年学生身上。我校学生的主体是一般的在校大学生,但我们的班上也经常会出现现役或退伍军人,接受培训的老师,公司职员等。工作和家庭常常会分散掉这些人的很多精力。用这一课本的一般在校生也都基本处于毕业前的超级繁忙期。对于这样一个学生水平差距大而时间、精力投入都有限的学生群体来说,这本教材的双语对照形式给了他们比一般教材更大更灵活的学习、使用和发挥空间。对于那些乐意又善于学习的学生来说,这本书也是快速有效地温习、重拾、巩固和自学的恰当工具。换句话说,使用这本教材会增大高年级教学对象的伸缩性。它能让那些忘了很多的学生放下包袱轻松回归;它能使白天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的人在夜晚的静谧中自学;它在允许差距存在的同时能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各自得到最大收益。
在爱荷华州立大学,用起这本教材最得心应手的学生群体是从中国回来的留学生。他们去中国之前一般已经上过150-300个小时的中文课。在中国的留学时间通常是一年左右,大部分人在中国是全职学中文。这个群体的学生近年来迅速增长;在我们这里,过去的两年成倍增长。这些学生回来后唯恐远离中文环境会使他们忘了所学的东西,但他们又不喜欢一般教材为他们条分缕析语言的每个部件和功能;他们有学习兴趣和动力,可又不愿死记硬背,受不了为灌输知识点而编出来的情境。这本教材迎合了他们的需求——大量接触原文,即应用中的活语言,并在阅读和使用中巩固已学知识,接纳有文化内涵的新东西,达到文化理解、语言技巧和交际水平等相关能力的同步提升。本教材在给这个特定学生群体提供了趣味深度阅读机会的同时,也给了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学习瓶颈的平台。
教学方式建议:
本书内容足够一门课一学期使用,但任课教师可根据需要灵活安排,两个学期内学完也可。前五章文化基础知识更集中一些;后四章用所学知识交叉解读的余地则更大。本书作为教材使用的方式和进度也都可以酌情调整。比如,每章的故事可分派不同用场:一篇做精读,一篇做泛读(每章都配有一篇篇幅较短,文字也相对容易的小小说,适合用于泛读),一篇留给学生做改写、续写、重译、改编成表演剧本等活动用。
使用这本教材对预习的要求较高。幸运的是喜欢这本教材的大部分学生不缺少学习动力和自学能力。这里,我以第一章为例,把在教学中积累的预习要求和实践分享一下。
学习每一个章节之前,学生首先要阅读章首介绍主题的短文。一般来说,只要求学生读英文版就够了,只要达到对主题观念的基本理解即可。短文的中文翻译主要供教师参考。当然,喜欢挑战的学生也可进一步对照英汉版本,在探索中收获额外的学习乐趣。
第一章的学习以一篇课文为精读,一篇课文为泛读,为期一周半。在课堂学习、讨论精读课文(第一个故事)之前,应要求学生务必做预习阅读,大致搞清楚故事内容。具体就是要达到以下三点:(1) 基本解决字、词和句子层面的问题;2) 对故事的人物、情节和重要细节有大概了解;3) 针对有待解决的问题做好课上提问准备。从过去几年学生的反映来看,达到上述目的较为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三遍递进阅读法”。 下面做一简单介绍。
第一遍,以课后生词用法表为辅助工具,只读中文。可建议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1)疑惑点,其中很多可能会是人名、 地名、特殊的表达和成语、典故等;2)看着眼熟却已经忘了发音和意思的字、词和表达;3)课后生词表里给出了解释的字、词和用法;以及4)没学过而且生词表里也找不到的字、词和表达。
第二遍,汉英对照阅读。学生要争取全部解决第一遍阅读时1),2),3)中的问题,同时部分解决4)中的问题。前三个问题的解决相对简单。比如,刚看到“文化大革命”这个中文表达时,学生们会猜测这大概是个专有名词。虽然iPad或是其它学习工具能帮着他们记起“革命”的发音和意思,他们却猜不到这五个字儿如此排列在一起的意思。这个问题只需看一下英文就能解决。因为学中文的一般美国或西方其他国家的学生早已多次在英文语境中读到、听到和学过“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这个说法。解决4)中的问题,英汉对照能帮助学习词义,但学生还是需要花时间查字典来确认读音。比如“黄昏”这个词,虽然在汉英对比过程中,英文的“dusk” 会给学生在上下文中理解词义的足够信息,但“昏”的读法,学生还是要主动自行解决。
第三遍,带着问题读。阅读之前,要求学生先看一下故事后面的七个思考问题。如果有时间,也可以请他们重温一下章头短文。阅读时写下仍未解决的文字问题和理解问题,做好把这些问题带到小组和全班讨论的准备。大多数学生会建立自己的有效的预习阅读机制。对于那些过于相信程序的学生,任课老师可能需要提醒他们一下分析自己、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以利于他们根据自己的水平自行找到最合适的预习程序。
即便有双语对照,生词表里也已做解释,像“小心眼儿”和“下九流”这样的组合,学生还是有可能不明白,会把它们带到课堂上来。当他们认出了“眼睛”的“眼”,却还未曾接触过“眼儿”意为“孔”、“洞”的用法,他们会纳闷“眼”为什么会跟“小”配在一起,会觉得用“眼睛”表达”narrow-minded”的意思不合适。这都是很好的问题,因为在这一阶段,比认字更重要的可能是学习字/词的起源、来源、背景、变化、多种功能、灵活性和无限可能性。在“下九流”这样的词后面有大量的历史、社会、文化信息,语言的文化承载和意义也在解决这类词语所带来的问题中得到最佳呈现。
下表所列是学习一个章节的时程安排建议,由语言入手,由文化深入,经应用检验。
[表一]一个章节教学实施进度表
课程设置:
1.  三学分课程;学生约10人;授课和演练百分之百用中文。
2.  一学期十七周;授课时间约十五周;每周两次课,各80分钟。
3.  对应每小时授课时间,学生课前课后需用三小时自学。
章节时程安排
日期/目的 学生课前要做的功课 课上活动
第一周星期二 阅读本章开篇主题短文,对本章主旨有所了解。 从生活和文化传统入手,弄懂本章主题“礼”和“仁”。
1)搞懂情节和内容 阅读S1C1*若干遍,利用英汉对照的便利,生词用法表和课后的思考问题等了解清楚故事的内容。 做小考一,检查预习情况。** 以班/组为单位讨论解决每个同学带来的问题。
  做好如下准备:  
  1) 基本解决字词和句子层面问题。 以合适方式讲故事,复述课文。
  2) 对故事整体内容有大概了解。  
  3) 准备好上课要问的文字和理解方面的问题。 课后作业:
    每人/小组从课后七个问题中选一个,负责下节课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和解答。
第一周星期四 学生思考自己所负责的讨论题和带领讨论的方法。写出简单讨论提纲和要点。 用5-10分钟重温故事、通过问答使学生准确了解特定上下文中所发生的事。
2)领会深层文化内涵 阅读作者简介,思考作者的经历与作品的关系,将思考融入对讨论题的回答。 做小考二,检测对课文和主题的理解。**
  关注和思考其它六个讨论题。 从拓展对小考二问题的讨论开始,进入对七个问题的讨论。
    总结讨论:给出一套相关的词汇,让学生从中选出最能表达本章主题的一两个并说明理由。***
第二周星期二 阅读弄懂泛读课文。 理解泛读课文互动答疑。 比较泛读与精读课文。 讨论两篇作品对本章主题的反映。 第一个学生做报告:“我的故事”或“我的讲评” 第一组同学的会话小表演。 交书面作业。
3)学用结合的总结和检查 第一位同学准备报告(8-10分钟)。**** 可从两个规定题目中选择一个:  
  1)“我的故事”:讲一个自己生活经历中的故事并说明故事与本章主题关系。  
  2)“我的讲评”:基于中文原文,对本篇英文译文做出批评/讲评,给出改进建议。  
  第一组准备一个三分钟的小表演。表演题材必须来自本课精/泛读故事。*****  
  写完500字左右书面作业。******  
第二周星期四 第二章开始;模式相同;三节课一章 。  
_______
表中星号的六处内容说明如下:
*S1C1:意为“Story 1 in Chapter 1”,书中拼音和英文索引也以同样方式标示。此处,S1C1就是第一章中《剃脑袋》这篇小小说。
**小考一和小考二:小考是一箭双雕的工具。它既能保证出勤又为学生自己的课上表现和全班的课堂讨论做准备。这个好用的督促机制所需课堂时间有限。第一个小考检查学生否认真完成预习阅读;第二个,则是测试学生对课文的基本理解和思考。下面两个例子,一方面就小考具体内容和操作给老师们提供个参考,一方面说明在后边的“教学评估”部分里,小考何以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以上小考为开卷。小说本身在如上三个问题的处理上都故意制造了模糊。对任何一个问题的回答都要求学生对故事有通篇的理解和思考。同时,虽然对任何一个问题的认真思考都会对理解全文有醍醐灌顶之效用,回答问题本身并不需要太复杂的文字。学生掌握的词汇和用法足以让他们用三两句话给出一个我们能看懂的回答。这里的问题跟学生已做准备的七个讨论题中的几个很相似,所以这个小考也为下一步的讨论环节做了准备。
***总结讨论:这是一个全班一起对精读课文进行大讨论的环节,从形式到内容都应该是对课文的一个总结。我也是从多次失败中找到了推动讨论的方法:给学生出一套近义或是反义的相关的词汇/词组,让他们从对每个词汇/词组的理解和辨析中寻找最贴切地表达了主题的那一个/组。继续以《剃脑袋》为例,我们的总结讨论可以给学生这样一套词:“尊重”,“得体”,“宽宏”,“委婉”,“赞誉”,“隐忍”,“关照”,“和事佬”,“给面子”,“以礼相待”,“真实”与“模糊”,“求真”与“情理”等。把这套词语写在黑板上或是投到屏幕上都可。我通常的做法是把这套词有选择地做成一张学生可以填写的简单卷子。如果学生有生词,做些热身活动熟悉一下这些词语是必要的。给他们点儿时间查手机,做笔记,交头接耳交换意见或是独立思考等也都是有利于讨论的准备工作。虽然这些词汇所涵盖主题的侧面和广度有所不同,但无论学生选择哪一个都不会错。所以每一个发言都会是对理解小说的贡献。而当学生们从语言的层面学会了这套词汇的差异,找到了含义最广的表达时,他们对主题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入了。
****个人报告:这一环节有侧重不同的两个规定题目,供学生选择。“我的故事”,可以讲述亲身经历,听来的、读到的也都无妨。这是一个跨文化、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和经历体味异同、展示理解的机会,颇受喜爱。但学生们往往容易走过头,沉浸在自己的文化里,“反客为主”地忘了我们的目的是跨越和超越。为了避免学生被所熟悉的东西左右,因表面的“异”而忽略了深层的“同”,我一般在评估标准里写上:“报告人必须说明所讲故事与本章主题的联系。” 这样的练习,可以培养对不同文化尊重;大概也是超越依赖记忆掌握的所谓“规范”,从而达到自然得体交流的较佳路径。
如个人报告的第一个规定题目是希望学生们能把自己的文化带进来反思,在存异求同中成长,那么第二个规定题目的重点则是在语言文字上。选择“我的讲评”这个题目的同学,他们的母语一般来说得是英文,因为这个题目的基本要求是对本篇英文译文做出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直到今天,我用这些英汉对照文本做教材的时候都还有学生提出非常好的修改意见。要有理有据地说清楚英文翻译为什么不够好并不容易。没有对中文故事的文字、文化、内容和主题的深刻理解,单凭对英文的母语感受难以作出适当批评并提出有说服力的修改建议。批评和改进翻译,对中英文两种语言的要求都很高,是检验学生的语言功力、开放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好机会。即使他们评的改的不完美,也应该鼓励他们的勇敢、努力和思考。我真心希望这样的报告能培养学生“青出于蓝胜于蓝”的信心。一般来说,报告的PPT有三五个讲评点就能讲十分钟了。
*****小组表演既放松和活跃课堂气氛,也锻炼学生提纲挈领,展示对小说内涵的理解。大多数小小说都有几幕场景,拎出一两个编成对话演出来并不难。学生们的创造力无限,他们可以尽情施展。此活动可以不计成绩,算是为期中和期末的大表演做热身准备。
******书面作业:我尝试过这样几种形式:1)写命题短文;2)笔头回答课后的七个问题之一;3)写一篇批评修改英译文的随笔;4)续写故事。仍以S1C1《剃脑袋》为例,它的命题短文可以是:“《剃脑袋》讲了个什么道理?”,“我们应该如何以‘礼’教‘礼’?”,“《剃脑袋》中的‘真实’ ”等等。我对命题短文的尝试不太成功,障碍可能是题目的不易和抽象。学生除了复述情节以外,很少能够就题目写出500字。让学生把负责讨论过的问题写成短文也很少出彩,炒冷饭可能不是很有意思。我曾要求学生用一段话续写《心事》这个故事,想像描写中国农村的恋情,效果也不太理想,不是太短、太空就是显得不着边际。
同时,批改书面作业需要花很多时间,但学生到底会对作文中被纠正过的错误给予多大关注则很难判断。近两年我发现在他们写作文的时候为他们提供帮助似乎比在他们写完了之后给他们改对他们的学习更有益。所以,我正在试着给写这项作业的同学配上一个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助教。写作业时让他们商量着来,由美国同学执笔,把想要表达的内容用相对正确的中文写/打出来。学生们目前的反应是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S1C1小考一: 判断对错
1)  ( )二小这孩子要上小学了。
2)  ( )故事中的这个小孩子什么都不怕。
3)  ( )村里人都觉得剃阴阳头很好看。
4)  ( )故事里的大人都不尊重这个孩子。
_______
小考一是闭卷考试。它以几个相关的判断对错的问题检查课前预习,虽简单,但可给学生足够的压力认真预习。
S1C1小考二:请回答下面三个问题中的一个
1)  小说里为什么有关于杀猪刮毛的描写?
2)  清水大叔真的用错剃刀了吗?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3)  爸爸在故事里起了什么作用?
教学评估:
因为是高年级课程,使用本教材评估方式基本是开放型的。评估涵盖全方位的听说读写,侧重词汇量和成段表达。具体操作中,既要关照各项语言技能的提高,又要考虑是否给创造性留足了空间。提升学习主动性,培养敬畏的态度,增强比较的能力、批判的眼光、以及反思自省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评估所关注的方方面面。下表列出了各项评估方式的目的和所占比重,仅供参考。
[表二]教学评估参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