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之四:狄安娜神庙

狄安娜神庙

过去的希腊人称阿耳忒弥斯(Artemis)为宙斯与勒托(Leto)的女儿,也是阿波罗的双生姊妹;她出生于俄耳堤奎亚岛[1](Ortygia)的某片小树林,当时是某月的第六天[2]。她是狩猎女神,所以希腊人赋予她持弓箭的形象,并有一只动物伴随左右。

罗马人把她叫做狄安娜,视她为生育女神。过去,刚产下婴儿的母亲会将衣服祭献给她。后来,以新月为座成了她的形象。

有人叫她阿耳忒弥斯·布劳罗尼亚[3](Brauronia)。他们认为,女神总是化作旷野中咆哮的熊才现身。远古时代,人们总相信某些动物是超越凡人的存在。所以,埃及人过去在庙宇中供奉一头圣牛,罗马人观察惊飞的鸟群以为占卜,美洲印第安人则驱蛇起舞。化身为熊的女神感到不满或饥饿时会袭杀人类。为平息她的怒气、使她欢喜,人们献上人牲来满足她的食欲。牺牲仪式中,穿着熊皮的少女们先绕熊起舞,然后其中一人被献给这头野兽。有一次,一名男子把圈养的一头山羊称为女儿。当为熊神进行人牲的时刻又一次到来,他献上这头山羊。熊神似乎也得到了满足,于是人牲被终止。有一面从雅典卫城找到的雕刻画,上面就有化作熊形的女神。

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崇拜的众神只是人类自我思想的产物。他们与人类一同诞生,也随人类的发展而演化。我们觉得神明应该有何种形体和人格,他们便有何种形体和人格。也许阿耳忒弥斯起先是熊形,后获得人貌,司掌的或是狩猎、或是农业、或是航海、或是生育、或是月亮。所以,阿耳忒弥斯、也就是狄安娜,在崇拜她的许多地区有许多种起源、许多个名字和许多不同的职责。

另有一传说,称上古时有一座木质女神像从天而降,落入一片灌丛,那里的藤蔓缠将过来,把神像立起;人们发现立于灌丛之中的女神,便开始崇拜她。有人说这女神就是阿耳忒弥斯,她跌落的地方就是希腊。还有人说这是女战士民族亚马逊特别崇拜的亚细亚大地母神赛比利(Cybele),掉落在基士特[4](Cayster)河入海口附近的小亚细亚海岸。根据后来的画像,此雕像为木质,头绕一块包巾,好比城墙;上半身盖满乳房,因她是所有大地的母亲;下半身完全是一根雕满动物形象的柱子,又或许裹着一块锦绣织缎。神像坠地的灌丛后来演变为一片树林,林中有一株古香柏,也许比周围的树木更受人崇敬,其树干大而中空,就容纳着这座神像。中空的香柏是这位女神的第一座庙宇。

离这片曾经的圣庙之林不远有个小山谷,位于普里翁(Prion)和克雷苏斯(Coressus)峰之间。据传说,比荷马的年代还要早很久,有一群亚马逊移民到山谷中定居。这些女战士或许就地建起一座城市,后被卡里亚人[5](Carian)和佩拉斯吉人[6](Pelasgian)赶走。大约公元前1100年,雅典国王科德鲁斯[7](Codrus)之子安德鲁克里斯(Androclus)和一批爱奥尼亚(Ionia)的希腊人来到这一峡谷,从此展开了希腊城市以弗所漫长而曲折的传说。城市地处良港,扼住进入小亚细亚的要冲,因此后来成为富饶的贸易和文化中心,而且更是整个东方世界宏伟的宗教中心。

该城的宗教史也许始于亚马逊人对东方女神赛比利的崇拜,因为当希腊人来到以弗所,她已经是当地的守护神了。这位女神似乎被希腊人与自己崇拜的阿耳忒弥斯——即狄安娜——联系到一起,又或是混为一谈,因此以弗所的不朽之神狄安娜是希腊和东方神话共同孕育的结果。这位女神究竟在香柏树干中屈尊了多长时间,历史没有为我们解答。也许这棵古树被风刮倒,又或许女神之名益盛,她也想有个更堂皇的居所,总之到公元前8世纪,原来香柏所在的地方搭起了一块沁着绿意的石台,台上置女神像和一祭坛。后又有一圈石墙把石台围绕起来,但女神仍暴露在光天下不得荫庇。这是她的第二座神庙,但首度用了石材。祭拜者带来种种供物,有金属、象牙、骨骸、水晶、面糊、玻璃和陶土。在这些献给女神的远古供品中,有一部分目前被大英博物馆小心翼翼地保存着。

女神的盛名遍传,因为她似乎能让所有崇拜者兴旺发达。到公元前650年,小小的圣坛已经不够她容身,遂得扩建并抬到更高处,但神像依旧寸土未移。这是她的第三座神庙。

狄安娜才迁入新居,游牧民族齐梅里人[8](Cimmerian)就席卷了希腊,焚毁了各处的神庙,但以弗所得以幸免。人们称狄安娜拯救了这座城市,因此,为了保护女神,第四座更大、地基更高的神庙马上就建造起来。此神庙为希腊风格,四周围着石柱,但我们对其细节所知甚少。建筑师是迦尔希弗翁[9](Chersiphron)和其子、克诺索斯的梅塔杰纳斯(Metagenes of Cnossus)。

女神的威名越来越显赫,慕名来到圣坛前崇拜她的朝圣者越来越多,并将有关她神力的奇事异闻带回家乡。她的供物多了起来,就连新神庙都容纳不下。人们觉得需要一座更大的神庙,并且所有人都要参与建设。公元前560至546年,吕底亚国王克罗伊斯是古代世界最富有的人,当时的重镇以弗所落入他手。有人对克罗伊斯进言,他财富之多和权势之大甚至有可能招致众神的嫉妒。为避免这种灾祸,他挥金如土地为新神庙提供资助。史书没有告诉我们其贡献的金额,但数额极大,令他被视为神庙的兴建者。于是第五座狄安娜神庙拔地而起,位于之前四座神庙的旧址,但庙基更高;其规模极大,庙顶覆盖了之前所有神庙所处的区域,但神像仍放在古香柏曾经生长的地方。神庙的建造者是以弗所的派奥尼斯[10](Pæonius of Ephesus)和祭司德米特里奥斯(Demetrius)。石料采自七英里外的石场,为白色大理石。主庙基有360呎长、180呎宽,但高度不明。庙墙上饰有最杰出的艺术家所作雕塑。据说工程整整用了一百二十年,不过公元前430至420之间就应完工并祭献给女神。当时的以弗所一片欢悦;世界各地的人前来见证祭祀仪式、聆听雄辩和诗歌。提谟修斯[11](Timotheus)以田园赋折冠。神庙祭坛上的香火更旺了,供物也丰富了许多,全世界都视狄安娜为第一女神。

传说,公元前395年时有人企图对神庙纵火;也许神庙被烧毁了一部分,后又得以修复。但后来有一名叫希罗斯塔图斯(Herostratus)的希腊人,居住于以弗所,渴望行出名留千古的事情,便在公元前356年10月亚历山大大帝降生的那一晚将神庙烧得一干二净。希罗斯塔图斯赢得了他渴求的不朽声名,但他在历史中留下的痕迹也仅此一事而已——这是他能想得到的最令人发指的罪行。根据公元前300年左右的希腊作家希吉西亚斯[12](Hegesias)所言,希罗斯塔图斯给神庙纵火的时机恰到好处。当晚,狄安娜女神并不在庙里;她去马其顿为亚历山大的降生助产了。

alt

重建后的狄安娜神殿

希罗斯塔图斯罪大恶极,所以公开记载中抹去了他的名字,但这桩罪行间接地给女神、给城市、也为全世界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好处。一座更高大、更华贵、更显赫的新神庙建造起来,这是狄安娜的宏伟神庙,也是举世的奇迹。新神庙于公元前350年前后开工,虽然普林尼说用了一百二十年方建成,但实际上似乎只用了三分之一的光阴。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来到以弗所时提出,假如准许用他的名义把神庙献给女神,他就支付建筑的开销。以弗所人不愿把如此巨大的荣耀让给马其顿人,但又害怕惹他不悦,便答道:“让一位神明给另一位神明兴建庙宇并不合适。”虽然亚历山大的资助被拒绝,但他所喜爱的建筑家、为他规划亚历山德里亚城的狄诺克拉底(Dinocrates)主持了建筑工作。不过,普林尼称迦尔希弗翁才是神庙的建造者。新神庙与过去所有神庙在同一位置。庙基以巨大石块构成,扩大到418呎长、239呎宽,比旧庙高7呎,庙前有十级石阶。庙基上为九呎半高的庙台;登上庙台的台阶有十四级。庙宇本身有342呎长、164呎宽。庙顶由一百二十七根底座直径6呎、高过60呎的巨大石柱支撑。石柱间隔大约为17呎,神庙正面有八根一字排开。各国国王捐献了三十六根石柱,有方有圆,这些石柱从底座开始向上20呎的柱身都绘满了浮雕,再往上刻有凹槽。气势恢宏的庙顶有一开口,开口周围铺着巨大的白色大理石瓦片。柱顶雕带出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手,但不幸的是我们对其所知无几。神庙入口前立着这位女神的宏伟雕像,可能是很久以前从天而降的木雕塑的大型仿制品。

以上就是神庙的外观,与当时的希腊庙宇大体相似。能够成为七大奇迹之一,不仅由于它的规模和雕饰。考究的祭事、巨大的财富、对各种贸易的掌控、广泛的影响力,都对其声望有所提益。

alt

狄安娜神庙的一截圆柱

虽然有若干著者描写过神庙,但还是神庙落成后四百年方得一见的普林尼给出的描绘最全面。他说:

希腊化影响最叹为观止的纪念、值得我们为之由衷感佩,这便是以弗所的狄安娜神庙,这一工程耗费了一百二十年,整个亚细亚都参与其中。一片湿软的土壤被选为庙址,以防范地震或震后的地裂。另一方面,如此巨大的庙基不能安在松软不定的土床上,所以有踩实的木炭垫在底下,上铺羊皮,羊皮上又垫以羊毛。神庙全长四百二十五呎、宽二百二十五呎。有一百二十七根六十呎高的石柱,每一根都是不同的国王所贡。有三十六根饰以雕刻,其一为斯科帕斯[13](Scopas)所作。迦尔希弗翁是监管整个工程的建筑师。

这座建筑令人叹服的奇迹之处在于,如此巨大的横梁怎么可能升到如此骇然的高度。但是,建筑者做到了,他们在一个斜坡上堆起填得满满的沙袋,直到沙袋堆高过石柱的顶端;然后逐步清空底部的沙袋、拿走空袋子,重复这一步骤,直到横梁不知不觉间已然就位。不过最艰巨的任务是安放正门上方的过梁。这块巨石重量惊人,要水平放置到作为支撑的侧柱上方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由于这一难题,建筑者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境地,绝望得想要自杀。传说,心事重重、疲惫不堪的建筑者在夜里梦见了这座神庙所要供奉的女神;她激励他活下去,因为她已经亲手把石块安到了正确的位置。次日早晨,这一梦境果然成了现实,石块显然因自身的重量移到了合适的水平位置。此建筑的其他雕饰足以写成许多卷章,但完全无法展现大自然的神力。(普林尼,xxxvi,21)

如前文所见,以弗所的狄安娜一半源自亚细亚、一半源自欧罗巴;其神庙的祭事更接近亚细亚方式而非希腊。男女祭祀都不可婚配。众庙僧的首领按波斯习俗称为麦加比苏斯(Megabyzus);希腊人则叫他尼奥考卢斯(Neocorus)。这一神职的选拔方式我们并不清楚,不过可能由城邦任命。数年前,神庙废墟中发掘出了一尊小型牙雕,也许以神庙主持为原型。祭司按其祭事职能分级。塞奥罗古(Theologi)负责指导宗教仪式和圣书的编撰。海姆诺德(Hymnodi)为神庙作颂诗,主持音乐节庆。和歌体颂诗一直是神庙祭祀中显要的组成部分,带着女神像游行全城时也有曲调诡异的吟唱与行进的行列相伴。希耶勒乌斯(Hieroi)为神庙做手工,肯定是祭司中人数最多的一类。

因为狄安娜女神与亚马逊族有关,至少传说里如此,女祭司自然在崇拜过程中拥有重要的地位。她们被称作帕台诺丝[14](Parthenoi),意为未婚者,还有更普遍的叫法梅利萨[15](Melissae),意为蜜蜂,也许是因为她们在祭事中极为忙碌,所以才获得了这样的称谓。该城的钱币上印有一只蜜蜂,可能就是出于此因。她们也分不同等级,但要说清各级别的职责就不可能了。

还有一大批银匠与神庙祭司有间接往来,为神庙和女神制作出售给朝圣者的小雕像,有时为银质,但陶土的更多。朝圣者买下这些东西作为还愿的贡品献给女神,有时也当作纪念物带回遥远的故土。神庙的一部分收入便如此而来。

神庙祭祀同样有东方特色。就如古巴比伦尼亚的庙宇,最上等的牲畜、谷物和水果被祭司享用,而非焚于祭坛献给女神。一年一度的神像游城典礼也和古巴比伦尼亚相同。这一天被定为5月25日,即传说中女神像从天而降的日子。当日会有大大小小的众多雕像,陶质、石质、银质和金质,一起出现在游行队伍中。据说,有个叫盖尤斯·维比乌斯·萨卢塔里斯(Caius Vibius Salutaris)的男子给神庙送去许多金银雕像,每座都有几磅重,另把相当于4,000美金的钱财作为投资,收益有9%。这笔收入达到每年360美金,在当时是一笔巨款,被用来照管各座神像,以及给付游行时的运输之需。神庙与城市相隔大约一英里,但有宽35呎、铺着大理石砖的宏伟大道相连。一个名叫达米安努斯(Damianus)的罗马富人在这条圣道上建了一条柱廊(Stoa),为祭司和神像遮阳挡雨。游行的队伍中,排成长列的祭司伴着怪异的音乐前行,也许还有女祭司在旁起舞。随载着神像的马车,队伍经马格尼西亚(Magnesian)门入城,在大剧场前停下,把神像搬到舞台上好让观者一见。观众人数可能有五万之多。当祭祀仪式结束,队伍便通过城中主干道从科雷西亚(Coressian)门出城返回神庙。

朝圣者从世界各地、从亚洲和非洲云集以弗所,为各自贡品的价值竞相攀比。金、银、象牙、华美刺绣,各类珍宝应有尽有。雕塑家和艺术家为女神献出最好的作品,其中被视作最高珍品的是菲迪亚斯为同其他艺术家竞艺所作的亚马逊女战士雕像,还有阿佩莱斯[16](Apelles)的亚历山大画像。随着时光推移,神庙成了一座藏品惊人的博物馆,也许是世界史上第一座堪称宏伟的博物馆。

自然,最常见也最受人待见的礼物是金钱,于是神庙变得极其富有。为照管钱财、作适当投资,庙中就有了擅长理财的祭司。巨额的贸易开始运转;大片土地被收购和开垦;矿场建设起来;地产得以管理;渔业受到控制;神庙的商船往来于整个世界。神庙放贷给需要的人,也向放贷者借款,还为人们保管各种财宝。一时间,神庙控制了东方世界的大量财富,之于古代世界就如英格兰银行之于现代世界,而且犹有过之。

alt

马格尼西亚门

神庙也是让难民或罪犯容身的避难所。也许早先仅神庙内部才有成为庇护所的权利,而大部分庙宇从古至今一直有这一特权。后来,不可侵犯之地的边界向外延伸。当伟大的米特拉达梯[17](Mithridates)成为该城之主,他为赢取民心将之扩大,把神庙方圆一箭射程以内都划为庇护区。再后来,马克·安东尼把一英里外的一部分城区纳入庇护范围,这座城市成了各种罪犯出没的场所。奥古斯都把神圣之地限制为神庙周围四分之一英里的区域,并以墙围之,至今仍能找到这道围墙的痕迹。斯特拉博用如下语句对庇护区进行了描述:

神庙为不可侵犯的圣地,这一权利延续至今,但圣地边界在各时期有所不同。亚历山大将其扩大为方圆一个斯塔迪翁[18][600呎]。米特拉达梯从庙顶射出一箭,据称射程比一个斯塔迪翁略远。安东尼把这个距离翻倍,于是让一部分城区也获得圣地之权;但此法令使得城市落入恶徒的指掌,故而凯撒·奥古斯都予以撤销。

在神庙屹立不倒的无数年间,有诸多战争以小亚细亚为舞台展开。周边国家的国王们为神庙大兴干戈、得之而复失。希腊诸城频频遭难,希腊人民屡受屠戮,但以弗所和神庙几乎是唯一的例外。在普通人的信仰中,此城有狄安娜的守护,而这很可能不假,因为就连希腊的敌人也敬畏她。当富有的克罗伊斯围攻以弗所、城防摇摇欲坠之际,祭司在神庙周围拉起一道绳圈,表示此为圣地。克罗伊斯放弃了攻城的念头,并成为女神的忠实信徒。以弗所此后落入波斯王之手,虽然薛西斯摧毁了其他圣庙,但对狄安娜表现出极大的崇敬,把亲生孩子留在庙内交由她守护。随着波斯人的衰亡,以弗所纳贡的对象改成了雅典人,后来又转回波斯人。下一位主宰是亚历山大。利西马克斯[19](Lysimachus)建起了以弗所的宏伟城墙,并把城市改名为阿尔西诺(Arsinoë),以卓显其妻子的荣耀[20]。帕加马(Pergamum)王尤门内斯[21](Eumenes)恢复了城市的故名。之后,阿塔卢斯[22](Attalus)得到该城,其后辈阿塔卢斯三世[23]把城市遗赠给了罗马。在罗马统治下,以弗所是罗马亚细亚行省的主城,也是整个帝国最富饶的城市。米特拉达梯在位期间,该城一度反叛罗马,城中罗马公民尽数被屠,就连逃往神庙避难的也未能幸免。苏拉为罗马夺回此城,并惩其不忠。安东尼一度攻陷此城,和美艳的克莱奥帕特拉在那里过了一段极尽奢华的日子。

尽管战火不断、统治更迭频繁,以弗所还是繁荣兴盛。神庙的财富和势力稳步增长。后来,基督教降临人世,公元57年,圣保罗在一次传教之旅中来到那里。他勇敢无畏,敢于在女神的居所对她发表攻讦,而且其滔滔雄辩不亚于胆魄,因为人们对他报以热切的聆听。从远方前来拜祭女神的朝圣者被这一新宗教所吸引,于是没有为神庙中的小小圣坛破费,而是携着基督教的思想返回故乡。《圣经·使徒行传》十九章讲述了此一传说:

……保罗……来到以弗所,……保罗进了会堂,放胆讲论,一连三个月,辩论天主之国的事,来劝化人。……信教的人中,有许多来承认,并报告自己以往所行的事;其中有好些曾行过巫术的人,把书籍一起带来,当着众人的面烧毁了;他们估计书价,得知共值五万银币。……在那时候,关于主的道,起了不小的骚动。原来有个名叫德默特琉的银匠,制造阿耳忒弥斯的银龛,使工匠们获利不少。他把他们和同业的工人集合起来说:“同仁们!你们知道:我们是靠这手艺发财的。你们看见,也听到:这个保罗,不仅在以弗所,而且几乎在整个亚细亚劝服了许多人,说:“人手制造的,并不是神。”这不但使我们这份行业,有遭人唾弃的危险,而且连伟大女神阿耳忒弥斯的庙,也要被视为无物,甚至整个亚细亚和天下所敬拜的女神的尊威,也将被消灭。”他们听了,满怀怒气,喊着说:“大哉!以弗所人的阿耳忒弥斯!”于是满城混乱起来,他们捉住了保罗的旅伴马其顿人加约及阿黎斯塔苛,一起冲到剧场。……书记官使群众安静下来,说:“以弗所人啊!谁不知道以弗所人的城,是伟大阿耳忒弥斯的庙,和那从天降下的神像的看守者呢?这些事既不能反驳,你们就该镇静,不要冒昧从事。你们带来的这些人,既不是亵圣者,也没有出言侮辱我们的女神;……关于今天的事,我们实在有被控作乱的危险,因为这本是无缘无故的;我们对这事,对这次集会,也不能指出理由来。”他说了这些话,便把集会遣散了。[24]

就我们所知,这是对狄安娜的首次严重质疑;圣保罗的传教相当成功,还在以弗所建了一座基督教教堂。基督徒曾一度遭捉捕、殉教,但基督教还是传播开来。银工的贸易开始萎靡。古老的巫术书籍被焚烧。狄安娜的存在岌岌可危,但基督教和异教的斗争又持续了两个多世纪。公元262年,入侵的哥特人摧毁了以弗所、烧毁了神庙。这是狄安娜所遭受的又一次沉重打击。狂热的基督徒捣毁了旧址上建起的一座较小的神庙,女神的信徒受到迫害。最终,罗马皇帝下令关闭一切异教的神庙。狄安娜女神,过去一千五百年的最高主宰,就这样死去,为她哀悼的人少之又少。

慢慢地,以弗所仅剩无几的建筑也归为尘土。神庙和公共建筑倒塌,其石块被用来建造另一座基督教教堂,在神庙不远处的山顶,现在仍能见到此教堂的遗迹。有一传说,虽然真实性阙疑,称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教堂用来支撑拱顶的巨大石柱取自神庙。废弃的城市港口很快淤塞,举世的船只曾经泊锚的地方长出了藨草。河水漫过堤岸,把神庙旧址变为瘴气弥漫的沼泽。11世纪,沿海岸操持营生的希腊海盗在这座废城出没。两个世纪后,土耳其人来到此地,埋着神庙的旧址附近兴起一座繁荣的城镇。为建造一座气势恢宏的清真寺,这回成了采石场的是迟暮已久的基督教教堂。1365年,耶路撒冷的圣约翰骑士[25]攻占以弗所,该城再度落入基督徒手中,但1402年又被帖木儿(Tamerlane)夺回,重归土耳其版图,且一直持续到今日。这片废墟被灌木覆盖的年月已不知几许,唯有一些凄惨的农夫居住,以捕捞古港里的灰鯔鱼、或者是在为数不多尚有肥力的土地上种植烟草为生。虽然城中碎砖断瓦处处枕藉,但神庙遗址很久以前就彻底失落无踪,如某著者所称:“在所有伟大的古庙宇中,阿耳忒弥斯姆,即狄安娜神庙,是唯一连遗迹都荡然无存的。”

如果想造访以弗所的遗址,你要从士麦那启程,沿艾登[26](Aidin)铁路向南,抵达小镇阿亚索鲁克(Ayassoluk)。此镇名为希腊词的误拼,原意为“上帝的圣言”,让人回想起圣保罗在那里传播基督教的年月。这是个脏兮兮的小地方,闲散的土耳其人在咖啡店里打发时间,无拘无束的白鹳在街上游荡。有一些古水道遗留下的巨大石柱,现在爬满了蔓藤,俯视着下方的小屋舍。山上的古教堂遗址几近无踪,其砖墙来自神庙,又传给了清真寺。而宏伟的清真寺也早就成了肃穆庄严的废墟。气势恢宏的马格尼西亚门距小镇一英里,门外是山间的峡谷,谷内有残垣断壁、杂草灌木和荒山野地,还有无处不在的静谧。

1863年,J·T·伍德(J. T. Wood)作为大英博物馆的代表获得土耳其政府许可,前来探寻失落的狄安娜神庙。发掘出的各种遗迹数不胜数——城门、大理石路砖、剧院、教堂和浴场,但就是没有神庙的踪影。他寻找了整整六年,最后在剧院的墙上找到一段镌文,称神圣的游行队伍自马格尼西亚门入城,从科雷西亚门返回。他找到了两处城门,从马格尼西亚门出发,沿着现在深埋于地底的大理石圣道前进。圣道领着他来到古清真寺旁的一片沼泽,1869年12月29日,他在沼地下20呎的地方找到了神庙遗留的全部痕迹。所剩下的只有庙基和雕刻过的零星石块及碑铭。挖掘工作持续到1874年资金用尽为止。从1894年起,奥地利考古学会对该城进行了十五年的发掘工作,且收获不小。街道的大理石路砖上有马车留下的深辙。

alt

以弗所的圣道

圣道上有成排的神像底座。大集市和环绕集市的柱廊、被过去游客误认作神庙遗迹的君士坦丁浴场、传说中囚禁圣保罗的牢房,还有圣路加的坟冢,以及三三两两、叹为观止的大理石建筑,都诉说着伟大女神狄安娜的荣耀与大能。对我们的故事而言,大英博物馆的霍格思[27](Hogarth)的挖掘成果更为重要。1904年,他在古庙遗址历经六个月的辛劳,在伍德所发现的庙基以下深处,找到了克罗伊斯所建神庙的基石,此下还有年代更早的三座更小神庙的残迹。遗迹再现了神庙失落已久的传说,因为它如此伟大、如此美丽和富饶;因为它是庇护之地、是博物馆、是银庄;因为它比任何庙宇都受到更广泛的敬畏,所以堪称举世的奇迹。

alt

狄安娜神庙所在地

注释

[1]西西里叙拉古附近岛屿。

[2]萨吉理安(Thargelion)月,即雅典历法的第11月,该月的第六天相当于公历4月30日。

[3]这是阿提卡城镇布劳罗尼的一个节日之名,每五年举行一次,并有下文提到的祭祀活动。

[4]位于土耳其伊兹密尔市以南。

[5]希腊传说和古代历史中居住于安纳托利亚西部卡里亚地区的民族。

[6]这个词被一些古希腊著者用来指代任何早于希腊文明的原始野蛮民族。

[7]希腊传说中雅典的最后一位国王。因他的功绩太过伟大,没人觉得有资格继任。

[8]古代游牧民族,最早居住于高加索以北和黑海地区。

[9]来自克里特岛的建筑家。

[10]希腊雕塑家,其现存唯一雕像是奥林匹亚发现的胜利女神像,另外也参与了奥林匹亚宙斯神殿的建筑工程。

[11]米利都的提谟修斯,工于田园诗和酒神颂,主题为神话和叙事诗。

[12]史称马格尼西亚的希吉西亚斯,是修辞学家和历史学家,据说开创了亚细亚修辞流派。

[13]生于帕罗斯岛的希腊雕塑家,与普拉克西特列斯共事过,是希腊古典流派的继承者。

[14]与帕台农为同一词根。虽然通常被理解为处女,但在11世纪前的希腊语作品中并未明确表现出这一含义。

[15]传说中的古克里特公主,曾采集蜂蜜喂养年幼的宙斯,后来这词就被用于指代蜜蜂。

[16]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著名画家。

[17]本都国王,给末期的罗马共和国带来极大威胁。

[18]这是古希腊长度单位,相当于600波多(podos),而一个波多为一步之长,其长度并不绝对,存在变数。

[19]继承亚历山大帝国的三将军之一,获得了色雷斯、小亚细亚和马其顿。

[20]利西马克斯的第三任妻子,托勒密一世之女,色雷斯、小亚细亚和马其顿女王阿尔西诺二世。

[21]阿塔卢斯一世之子、阿塔卢斯二世的兄长尤门内斯二世。

[22]指阿塔卢斯二世,尤门内斯二世的继任者。

[23]尤门内斯二世之子。

[24]采用思高版本,改动了几个译名。

[25]全名耶路撒冷圣约翰医院骑士团,又称圣约翰骑士团、医院骑士团。成立于1099年,是三大骑士团之一。

[26]土耳其西南省份,首府为艾登市

[27]英国考古学家戴维·乔治·霍格思(1862-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