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怯的触发因素

以上我们讨论了羞怯的形成原因,那么是不是羞怯的孩子无时无刻都表现出羞怯呢?答案是否定的。他们在一些方面可能与其他孩子表现并无二致,有些时候甚至游刃有余。然而,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他们的羞怯行为就显露出来。这种现象表明,羞怯是由环境因素触发的。

巴斯教授将触发因素归纳为四类,分别是陌生环境、正式场合、成为焦点的场合和隐私泄露的场合。

赞巴多教授在总结了羞怯者的行为模式后,进一步将触发因素细分为人和场合两大类。人的因素主要包括:

· 陌生人

· 相对强势或者权威人物

· 异性

· 父母及亲戚


为什么这些人的出现能够触发他们的羞怯行为呢?赞巴多教授分析道,在羞怯者的心里,他认为上述这些人拥有控制或评价他们的权利。如果自己的表现不令他们满意的话,很容易招来负面的评价或者惩罚,不管这种评价是公开的还是隐晦的。正是这种低人一等的心态使羞怯者瞻前顾后,顾虑重重,从而引发了他们的羞怯行为。

场合因素则主要包括:

· 自己成为焦点的场合,比如舞台表演,公开演讲等。

· 自己拥有较低地位的场合

· 需要进行自我保护的场合

· 作为新人的场合

· 自己被别人评价的场合

· 自己需要帮助的场合

· 与异性单独相处的场合

· 社交场合


显而易见,在这些场合里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紧张情绪,即便是平时不羞怯的人也难以避免,只是羞怯者在这些场合的行为更加明显而已。这些因素也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确认了这样一个概念,即羞怯是相对的,它可能会随时随地在任何人的身上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