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羿射日

在东方海外的汤谷,长着一株高几千丈、粗一千多围的扶桑树。树下栖息着十只金乌,它们都是天帝与羲和生的儿子。

金乌有三只脚,羽毛像金子一样,身体能散发出极强的热力。天帝规定:每天只允许一只金乌飞到树顶上去,用身体的热力让世界充满光明和温暖,使万物蓬勃滋生。

起初,十只金乌一直遵守着天帝的规定,按次序轮流飞到扶桑树顶上去。后来,大家都争着要天天上去,就发生了争吵。

原来,那扶桑树下的汤谷是个狭窄的深沟,金乌们住在下面,都感到憋闷,不如在扶桑树顶上海阔天空那么舒心愉快。十只金乌互不相让,谁也不愿待在下边,互相争执不下。最后,它们干脆不管天帝的规定,一齐飞上了扶桑树顶。

十只金乌只顾自己快活,一齐出现在天空上,大地上可遭了殃。那巨大无比的热力把大地上的禾苗烤焦了,树叶炙黄了,岩石烤得爆裂了,河水也烧沸了。许多人被灼伤了,蒸死了,炙焦了。活着的人逃到深山的洞穴里,白天不敢出来,夜晚爬出洞穴,到河滩上去捡白天被烤熟了的鱼虾,到山林中拾白天被烤死了的禽兽来勉强充饥。

可是由于地上的余热未退,本来已饿得极度虚弱的人们,有的一出洞穴就热死了。如果碰上夜晚出来找食吃的怪物,人们便又成了它们口中的食物。

天上的大神羿,见到人间遭劫,就去劝说金乌。金乌们非但不听,反而发起脾气,一齐扇动翅膀,发出更大的热力。大地上立刻红光四射,又有几处山林起火,几座高山崩塌,人们的哀号直达苍穹。羿见此情景,心急万分,只好奏明天帝。其实天帝早就知道,却一直装聋作哑。现在羿当殿奏本了,他只得传令,让羿代天宣旨,令众金乌遵守圣旨,退回扶桑树下。

羿捧着天帝的圣旨,来到汤谷,向金乌们宣旨。金乌们一听,纷纷飞过来对羿又抓又啄,大喊大叫:“就是你这家伙多事!”

羿本来是天神中勇武的神箭手,因为天帝没下惩罚金乌的旨意,只好忍气吞声地转回天宫,把情况奏明天帝。

一些正直的天神也纷纷奏本支持羿,要求拯救苍生,惩罚金乌们。天帝原本护着儿子,见众天神一齐奏本,只得勉强让羿代天执法,惩处金乌,并下界扶助人们。羿却毫不含糊,又奏道:“万一殿下们还不遵旨,怎么办?”天帝见羿惩处金乌的决心这样坚决,便赌着气,怒道:“那你就见机行事!”说罢,一甩袖子退了朝。

羿不管天帝高不高兴,领了旨,便带上自己的彤弓、素箭来到人间。只见大地上溪河干涸、山岭崩裂、禾木枯焦,到处是人兽虫鸟焦枯的尸骸,却不见活人。

羿在大地上东奔西走,所到之处,到处荒无人烟,一派凄凉景象。最后羿来到南方一个叫畴华的地方,见两座高山夹沟相对,两山的山影互相荫蔽,两面岩壁上有很多洞穴,里面似乎躲藏着人。

这时,忽然传来一阵悲惨的号叫声。羿循声看去,见有个兽头人身、手持盾戈的怪物,从洞穴中抓出一个活人就吃。羿认得这个怪兽,它叫凿齿,牙齿锋利,舌头能像蛇芯子一样伸缩。羿大吼一声,弯弓一箭射去,只听“咔嚓”一声,凿齿的盾被射穿,箭一直透过它的心窝,它当时就死了。

洞穴里的人们见吃人的凿齿死了,都欢呼起来。羿下界来除害的消息,像春风似的立刻传遍了石壁上的各个洞穴,人们纷纷来到东海边上的高山下面。

羿站在海边的高山顶上,对着天空大喝:“金乌们听好了,我奉天帝的旨令,命你们赶快退下九个到扶桑树下的汤谷中去,轮流替换出来。如不遵旨,定要惩罚你们!”

正在嬉戏的金乌们听了,在空中骂道:“好可恶的羿,又来与我们作对。我们是天帝的儿子,你敢怎样?”

山下的人们鼓噪起来,愤怒的声音好似潮涌:“射下它们!射下它们!”羿受到鼓舞,弯弓搭箭喝道:“不听忠言,看箭。”“嗖!”那箭向空中飞去。过了一会儿,只听天空一声巨响,接着一溜红光迸散,从空中坠下一团火球。

人们跑过去一看,只见一只硕大的三足金乌死在地上,脑袋上还插着一支白色的利箭。人们仰头望去,空中只剩下九团烈焰,空气立刻清凉了些,人们不禁欢呼起来。

那九只金乌见一个兄弟被射死,狂怒地一齐猛扇翅膀:“不让你们人类绝种,就不是天帝的儿子。”霎时,满空烈焰腾腾,大火灼灼,直向人们头上压下来。人们的欢呼声顿时变成了哀号。

羿见此情景,按捺不住怒火,大喝道:“休要猖狂!”“嗖,嗖,嗖……”连珠炮似的,一口气射出八支箭。只见空中流火乱迸,金羽纷飞。“扑通,扑通,扑通……”从天上又坠下八只金乌。

大地顿时一片清凉,人们浑身舒畅,纵情欢呼。剩下的一只金乌,见兄弟们都被羿射死了,慌得要逃。羿弯弓搭箭,正要射它,只听背后有人高呼:“留下它!请留下它!”羿回头一看,见一位老人从山下气喘吁吁地奔来,说:“留下这最后一只吧!它的热力能使五谷繁茂,万物滋生。”羿也觉得世界上没有金乌的确不行,就留下了最后一只金乌。

天帝怕金乌再生事,从此,就由它母亲羲和每天驾着龙车,载着它去完成一天的使命。后来,人们也因为它的辛勤效劳,不再叫它金乌而尊称它为“太阳”。

可是,羿毕竟杀了天帝的九个儿子,于是天帝就借口让他扶助人类,削去了他的神籍。从此,羿就不再是天神,而成为了人间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