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可是唯独没有人类。这世间,无论怎样看,都显得有些荒凉和寂寞。
不知道何时,天地间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名叫女娲。据说,她一天能够变化70次。
有一天,天神女娲看着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缺少一些使它生机蓬勃的东西。
她走啊走,走得有些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身来。澄清的池水映照出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朝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假装和她生气。她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唯独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出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来呢?
想着想着,她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和了水,对照着水中自己的倒影,在手里揉着,捏出了小手小脚,还有漂亮的小脸,最后,捏成了一个像娃娃一样的小东西。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落到地面,马上就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妈妈!”接着便是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以此表达他获得生命的喜悦。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小生命,又听见他喊自己“妈妈”,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她给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并把最美好的祝福都送给他。人的身材虽小,但因为是神创造的,所以相貌和举止也有些像神,甚至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气概。
女娲对她这件完美的作品,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又继续动手做造人的工作,她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让她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感觉不到孤独和寂寞了。
女娲做着,做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崖上,略睡一会儿。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她一心想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多年,还是没有完成这个愿望,而她自己却已疲惫不堪了。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造人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把枯藤伸进一个泥潭里,搅浑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洒去。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小人儿,他们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模一样。
用这种方法来造人,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的人类出现,大地上不久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不过,因为藤条挥舞时溅落的泥点多少不均,所以人有的长的高大,有的长的矮小,也因此出现了健全的人和残疾的人。
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还没有停止。她又考虑到人类是要死亡的,总不能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吧,那样未免太麻烦了。
最后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两个性别,让男人和女人组成一个家庭去生育后代,并担负起养育孩子的责任。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繁衍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多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