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在高山上住着一个青年,这个青年靠打柴为生,人们都叫他柴郎。
这天清早柴郎出去打柴,到中午时柴已经打得差不多了,柴郎便挑起柴担准备回家。就在这时他听见山上好像传来“救命、救命”的声音,于是柴郎扔下柴担,朝着喊声跑去,到那儿一看,原来是位老婆婆掉进了地洞里。他弯下腰试图将老婆婆拉上来,可是洞太深了,他抓不到老婆婆的手。柴郎只好跳下去,把老婆婆高举着推出洞来,然后自己在洞底把石头垒起来,踩着石头才爬了上来。
柴郎刚出地洞,老婆婆连忙上前感谢他的救命之恩。柴郎问老婆婆:“您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到山上捡柴吗?”老婆婆对他说:“孩子,没办法呀,我一个孤寡老婆子,无儿无女,什么事都得自己动手啊!”
柴郎见老婆婆头发全白了,而且年纪也很大了,十分同情,便对她说:
“您能烧多少柴呀,以后您别上山捡柴了,我给您送去。”
然后,他将老婆婆送回了家,同时把自己的柴也留给了她,临走时,他还对老婆婆说:“以后千万别再上山了,过两天我再给您送柴来!”
老婆婆感激地说:“太感谢你了,我可遇上好心人了。可是,我上山不光是拾柴,还要割草呀,我家还养着一头牛呢!”
柴郎一看,可不,草棚里面是有一头牛。他想了想说:“老婆婆,这样吧,如果您信得过我,这头牛就由我替您养着,到了您需要时,我再把牛给您送来。”
老婆婆眼里充满了感激的神情,怎能不答应呢!于是,柴郎把牛牵回了家。白天,他把牛牵出去,放到水草茂盛的地方;晚上,喂它新鲜的青草。怕牛吃不好,柴郎一晚上要往牛棚跑好几回。没过多久,牛长得膘肥体壮,完全变了一副模样。
柴郎想起老婆婆的柴快要烧完了,便挑了一担柴送去,顺便也把牛牵去好让她放心。转过一道山梁,远远望见了老婆婆住的地方。奇怪的是到了跟前,别说老婆婆,就连房子也不见了。他只好去附近人家打听,但谁也不知道这个独身老婆婆。柴郎只好牵着牛,把柴又挑了回去。
隔天柴郎家中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这天他打完柴刚进家门,又饿又渴,打算烧水做饭,却发现灶火刚熄,揭开锅盖一看,顿时饭香扑鼻。柴郎饿坏了,也不管这是谁做的,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饱饭后,他开始琢磨是谁为他做好的饭,他走来走去,也没看出有人来过的踪迹;去问左邻右舍,也没人知道,柴郎不禁满头雾水。
后来柴郎再打柴回来,锅里不仅有了可口的饭菜,整个屋子也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柴郎吃饱了肚子,疑惑更多了。这一夜他怎么也睡不着,天刚亮就上山了。不过,柴郎这次学聪明了,他没走多远,就返了回来,悄悄藏在院子外边的树林里要看个究竟。中午时,他听见牛脖子上的铃铛响了几下,抬头望去,惊得柴郎险些叫起来。只见那牛离开槽头,一转身变成了一位漂亮的姑娘。她进到屋里,手脚麻利地生火做饭,扫地擦桌,只一会儿工夫,屋子就被收拾得亮亮堂堂,饭菜的香味也四处飘溢。做好一切,姑娘转身出屋,又变成了牛棚里的那头牛。这天,柴郎什么也没说。
一天就这样过去了,转眼间迎来了崭新的一天,柴郎又像昨天一样,走出去没多远就又返了回来,仍旧藏在了昨天的那片树林里。他看见牛又变成了漂亮姑娘去做饭、收拾屋子,这时,柴郎三步并做两步地跑到姑娘的面前,向她询问。姑娘告诉柴郎,她是神女,见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所以愿意与他结为夫妻,来照顾他的生活。
柴郎喜出望外,但转眼间又皱起了眉头。神女明白,柴郎是不想她跟他过苦日子。于是神女取下金簪往地上一划,柴郎家顿时变了模样,还添了许多新的家具。就这样,他们拜堂成了亲,从此过起了快快乐乐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