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In
Or create an account -> 
Imperial Library
  • Home
  • About
  • News
  • Upload
  • Forum
  • Help
  • Login/SignUp

Index
未了中国缘——一部自传
封面 文前辅文 书名页 文前彩插 序 目录 第一部分 离开与重返
第一章 解职 第二章 从中国到美国 第三章 我的游学教育 第四章 汉口、远东事务处和珍珠港
第二部分 “此次任命既不是出于您的请求,也不是为了您的方便”
第五章 与史迪威共赴亚洲 第六章 与甘地的一面之约 第七章 尼赫鲁和“那个问题” 第八章 美国人在印度 第九章 威尔基、华盛顿和“醋乔” 第十章 与那加猎首者一起
第三部分 公共外交和个人外交
第十一章 战争的政治 第十二章 开罗:和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一起 第十三章 大英帝国重回亚洲或许与我们无关 第十四章 帕特丽夏到达印度;宋氏家族上演闹剧
第四部分 中国问题
第十五章 史迪威的战争 第十六章 委员长对抗将军 第十七章 会见毛泽东 第十八章 共产党、国民党和赫尔利三者交锋
第五部分 莫斯科的日日夜夜
第十九章 莫斯科任职 第二十章 赫尔利全面出击 第二十一章 战后的莫斯科
第六部分 国内争斗
第二十二章 回到美国和院外援华集团 第二十三章 被任命为凯南领导的政策规划司成员 第二十四章 与国家安全委员会展开合作 第二十五章 1948年重访亚洲 第二十六章 “共和国历史中最为恶毒的竞选:充斥着片面引导和弥天大谎” 结语
索引 致谢 版权页 封底
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修订本)——蒋介石“最高领袖”地位的确立
封面 前折页 书名页 文前彩插 文前辅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蒋、汪、胡分合回顾
一 孙中山逝世后:其时尚无蒋中正 二 廖案结果:胡汉民被逐出广州 三 中山舰事件:蒋介石的冒险行动 四 宁汉对峙:元老们迎汪抗蒋 五 蒋汪联手反对特委会
第二章 蒋胡由合作到分裂
一 蒋介石为什么选择了胡汉民 二 蒋胡合作的基础 三 党权和军权的较量
第三章 约法之争与胡汉民被扣
一 约法问题之由来 二 胡适挑战“党治” 鼓吹约法 三 《太原约法》的真实意图 四 国民党四中全会上的交锋 五 汤山事件
第四章 国民会议的本质
一 国民会议的召集 二 历次修订《国民政府组织法》之比较 三 国民党内外对《约法》的反应
第五章 “非常会议”与广州开府
一 扣胡引起的风波 二 胡汉民为什么选择在广东发难 三 党内各派联合反蒋局面的形成 四 四监委弹劾通电的反响 五 广州开府 六 陈铭枢态度的转变
第六章 北方反蒋的再次兴起
一 石友三率先反叛 二 阎锡山返晋风波 三 甘肃雷马事变 四 宁粤大战一触即发
第七章 上海和谈
一 蒋为何始终坚持政治解决 二 国难当头 被迫和解 三 宁粤广州会议 四 初步统一的上海和谈
第八章 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一 南京,蒋介石主持下的四全大会 二 粤方内部的矛盾与分化 三 广州,胡汉民调停下的四全大会 四 上海,汪精卫另起炉灶
第九章 蒋氏下野和国府改组
一 蒋介石被迫下野 二 北方秘密联合倒张 三 四届一中全会的纠纷
第十章 蒋汪合作
一 内外交困的孙科内阁 二 特委会的成立与金融风潮 三 蒋介石复出前的布置 四 蒋汪合流 重掌中枢
第十一章 地域观念与蒋介石的起伏
一 孙中山粤籍观念在国民党中的运用 二 江浙派对粤籍“党统”的首次挑战 三 党内粤籍领袖正统意识的总爆发 四 地域观念淡出党内权力斗争 五 蒋介石“最高领袖”地位的确立
第十二章 蒋介石与政学系
一 为什么叫政学系 二 蒋介石为什么要用政学系 三 政学系都有些什么人 四 政学系是如何控制政权的 五 政学系与CC系、黄埔系
征引文献 后记 附记 版权页 后折页 封底
  • ← Prev
  • Back
  • Next →
  • ← Prev
  • Back
  • Next →

Chief Librarian: Las Zenow <zenow@riseup.net>
Fork the source code from gitlab
.

This is a mirror of the Tor onion service:
http://kx5thpx2olielkihfyo4jgjqfb7zx7wxr3sd4xzt26ochei4m6f7tayd.onion